毛主席

开国大典上,赛福鼎站在毛主席身后,与林伯渠、董必武并肩,为何

1949年10月1日,开国大典,一幅熟悉的油画反复见诸各种历史场合:毛泽东站在天安门中央,后方依次排列着朱德、刘少奇、宋庆龄等副主席,红灯笼、红旗,色块里是热烈得几乎要溢出来的仪式感。这是视觉上最典型的“1950年代中国”,几乎无人不知。但如果真的把镜头拉回那

毛泽东 毛主席 董必武 林伯渠 赛福鼎 2025-06-05 12:46  9

签署朝鲜停战协议前,为何毛主席密电彭德怀:不着急签,继续打?

1953年7月27日的开城夜色中,巨大的欢腾压过了那座战时城市的阴霾。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会议大厅舞台中央唱歌跳舞,文工团员们挥汗如雨。彭德怀平日不苟言笑,这样的人物此刻居然被一个小姑娘拉住走了一圈,笑得跟孩子没两样!有人大叫起来,彭司令跳舞了,快看!一阵又一阵的

朝鲜 毛主席 彭德怀 密电 毛主席密电 2025-06-04 13:09  11

徐特立为何说他只是毛主席的一日之师,毛主席却是他的终身老师?

徐特立曾说:“我只是毛主席的一日之师,毛主席却是我的终身老师。”这句话揭示了师生关系的另一面——不仅是知识的传承,更是思想的启迪。 徐特立,一位出身贫寒的湖南教育家,他的影响力虽不及毛泽东,但他对毛泽东的启蒙和教育,却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老师 毛泽东 毛主席 师生关系 徐特立 2025-06-06 09:33  9

毛主席致萧子升书信:小楷艺术的典范之作

“子升学长惠鉴,承上月三十日赐示,昨日始收到,敬悉一是。《甲寅》杂志第十一第十二两卷,欲阅甚殷,仍欲请兄剩暇向徐先生一借。星期日上午可否出城一游?如借得,即请携来;如无,则须借之杨先生。若是日天晴,可同往否?相违咫尺数日,情若千里三秋。肃此,敬颂学安,不一”

艺术 毛主席 书信 萧子升 萧子升书信 2025-06-06 09:02  13

毛主席书法作品中的字灵动飘逸,可惜本人眼拙,盼书友们来赐教

从这幅书法上的字迹上看,这绝对是视觉盛宴般的存在,这里的每一个字,都写得十分温润,儒雅,尤其是将传统草书的用笔之道,巧妙地融合到了字迹中,并且,表现得十分完美。这里的字迹,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,那就是在字形上的处理,有着突出的变化,这里的字迹,却给人一种或高,或

书法 书法作品 毛主席 草书 书友 2025-06-06 08:00  9

1975年黄维被特赦后兴奋的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感谢信,信中说了啥?

在前几次的特赦名单当中,黄维的名字一直都没有出现,直到最后一次他的名字才被列于其中,这里面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毛主席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交代过:“功德林里面还有一批战俘吧?都关了这么久了,他们都已经放下武器20多年了,即便是再顽固的人到这时候应该也软化了,把他们

感谢信 黄维 毛主席 王耀武 功德林 2025-06-05 21:11  10

贺子珍75岁病逝后,其亲家孔从洲连夜提出2个请求,中央立即批示

1979年6月,《新华社》突然刊登了一组贺子珍的照片,全国各地纷纷议论起来。实际上,照片下那个编号短短的通告外,大多数人未必清楚,贺子珍之能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,背后藏着孔从洲的奔走。他们是儿女亲家。孔从洲与贺子珍交往不多,甚至见面也屈指可数,可时间久了,听李

贺子珍 毛主席 李敏 孔令华 孔从洲 2025-06-04 13:40  9

83年王光美重返韶山,在毛主席故居留下一句话:我是您永远的学生

1983年11月28日,一个62岁的老夫人低调抵达韶山。没带什么随从,也没像普通游客一样站在景区门口光顾拍照。这个日子的韶山,没有隆重仪式,更没有新闻媒体包围。这女士其实不简单,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专业的女硕士,也是国家主席刘少奇的遗孀。她叫王光美。

韶山 刘少奇 毛主席 王光美 毛主席故居 2025-06-04 13:46  11

红军团长河南当“马夫”8年无人知,1959年,毛主席点名带其进京

1959年的某个寻常日子,林州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办公室里气氛突然紧张起来。三位客人直接表明身份中央派来,目标很明确——找红军老团长顾贵山,说是要他去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。杨贵一头雾水,这名字既陌生又突兀,“顾贵山?红军老团长?”他琢磨了很久,自己在林县工作多年,连

红军 贵山 毛主席 马夫 红军团长 2025-06-04 13:09  9

1973年,美国为向中国示好派基辛格访华,毛主席:让我来会一会他

1971年7月,北京下起毛毛细雨,基辛格的身影出现在中国,时至今日,这一幕依然是许多人关于他全部认知的起点。他不是普通意义的外交官,被贴了“中美破冰使者”的标签,连周总理都说他是“先导”,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。可很少有人去关心,在这之后,他一共多少次访华,他和东

美国 毛主席 访华 周恩来 基辛格 2025-06-04 13:15  7